唐书合钞

唐书合钞

唐书卷第七本纪七

中宗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母曰则

天顺圣皇后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

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

永隆元年章怀太子废其年立为皇太子宏道元年十

二月高宗崩遗诏皇太子柩前即帝位皇太后临朝称

制改元嗣圣元年二月皇太后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

所其年五月迁于均州寻徙居房陵圣麻元年召还东

都立为皇太子依旧名显时张易之与弟昌宗潜图逆

乱神龙元年正月凤阁侍郎张束之鸾台侍郎崔元𬀩

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

已等定策率羽林兵诛易之昌宗迎皇太子监国总司

庶政大赦天下凤阁侍郎韦承庆正谏大夫房融司礼

卿韦庆等下狱甲辰命地官侍郎樊忱往京师告庙陵

司刑少卿兼王府司马袁恕已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

台平章事乙巳则天传位于皇太子丙午即皇帝位于

通天宫大赦天下唯易之党与不在原限为周兴来俊

臣所枉陷者咸令雪免内外文武官加两阶三品已上

加爵二等入五品等特减四考大酺五日以并州牧相

王旦及太平公主有诛易之兄弟功相王加号安国相

王进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

主仍赐实封通前满五千户皇亲先被配没者子孙令

复属籍仍量叙官爵出宫女三千丁未天后徙居上阳

宫庚戌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东之为夏官

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公鸾台侍郎兼

检校太子右庶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崔元𬀩为守内

史封博陵郡公袁恕已同凤阁鸾台三品封南

阳郡公敬晖为纳言平阳郡公桓彦范为纳言谯

郡公并加银青光禄大夫赐实封五百户右羽林大将

军辽国公李多祚进封辽阳郡王赐实封六百户内直

郎驸马都尉王同皎为云麾将军右千牛将军琅邪郡

公食实封五百户并赏诛张易之兄弟功其余封各有

差上天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二月甲寅复国号依

旧为唐社稷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

寺宇台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神都依旧为东都

北都为并州大都督府老君依旧为元元皇帝诸州百

姓免今年租税房州百姓给复三年改左右肃政台为

左右御史台韦承庆贬高要尉房融配流钦州中

书令杨再思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京留守太

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出为亳州刺史己未封

堂兄左金吾将军郁林郡公千里为成纪郡王左金吾

卫大将军实封五百户令贡举人停习臣轨依旧习老

子甲子立妃韦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内外官陪位者赐

勋一转大酺三日后父故豫州刺史元贞为上洛郡王

后母崔氏赠上洛郡王妃初韩王元嘉霍王元轨等自

垂拱以来皆遭非命是日追复官传令备礼改葬有胤

嗣者印令承袭无胤嗣者听取亲为后诏九品已上及

朝集使极言朝政得失兼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丙寅左散骑常侍谯王重福贬濮州员外刺史不知州

事特进太子宾客梁王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

品加实封五百户通前一千五百户丁卯右散骑常侍

定安郡王驸马都尉武攸暨封定王为司徒更加实封

四百户通前一千户辛未上往观风殿朝天后太尉安

国相王旦固让太尉及知政事遂从其请甲戌国子祭

酒祝钦明同中书门下三品黄门侍郎知侍中

事韦安石为刑部尚书罢知政事丙子诸州置寺观一

所以中兴为名丁丑武三思固让司空同中书门下三

品武攸暨固让司徒封王许之改封义兴郡王重俊为

卫王北海郡王重茂为温王三月辛巳追复故司空英

国公李𪟝官爵令所司为起坟改葬甲申制文明已来

破家臣僚所有子孙并还资荫其扬州搆逆徒党唯徐

敬业一房不在免限余并原宥丁亥废左右司员外郎

其酷吏刘光业王德寿王处贞屈贞筠刘景阳等五人

虽己身死官爵并宜追夺景阳见在贬禄州乐单尉邱

神𪟝来子珣万国俊周兴来俊臣鱼承晔王景昭索元

礼傅游艺王宏义张知默裴籍焦仁亶侯思立郭霸李

敬仁皇甫文备陈嘉言等虽己身死并宜除名唐奉一

配流李秦授曹仁哲并改与岭南远恶处已丑中书侍

郎兼检校相王府长史南阳郡公袁恕已为中书

令兼检校安国相王府长史诏曰君臣朝序贵贱之礼

斯殊兄弟大伦先后之仪亦异圣人之制率由斯道朕

临兹宝极位在崇高负扆当阳虽受宗枝之敬退朝私

谒仍用家人之礼近代以来罕遵轨度上及公主曲致

私情姑叔之尊拜于子侄违法背礼情用恻然自今已

后宜从革弊安国相王旦及镇国太平公主更不得辄

拜卫王重俊兄弟及长宁公主姊妹等宜告宗属知朕

意焉先是诸王及公主皆以亲为贵天子之子诸姑叔

见之必先致拜若致书则称为启事上志欲敦睦亲族

故下制革之庚寅卫王重俊上洛州牧王乘驷马车卤

簿从诸王公已下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及诸亲并祖送

礼仪甚盛事毕赐物有差辛卯以故司仆少卿徐有功

执法平恕追赠越州都督并授一子官戊戌左右千牛

卫各置大将军一员罢奉宸府官员以安北大都护安

国相王旦为左右千牛大将军每大朝会内供奉丙午

改秋社依旧用仲秋戊申相王旦于太常厅上王公诸

亲祖送卫尉张设光禄造食礼毕赐物如卫王上洛州

牧之仪夏四月

乙丑端州尉魏

元忠为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甲

戌左庶子韦安石为吏部尚书太子宾客

李怀远为右散骑常侍右庶子唐休璟为

辅国大将军右庶子崔元𬀩为特进检校益州大都督

府长史判都督事右庶子京留守户部尚书宏农郡公

杨再思为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判都督事

少詹事兼侍读国子祭酒祝钦明为刑部尚书并依

前知政事以上在春宫故僚也乙亥张柬之为中书令

戊寅追赠邵王重润为懿德太子同官县大

雨雹燕雀多死漂溺居人四百家遣使赈给

五月壬午迁武氏七庙神主于西京崇尊庙酒东都创

置太庙社稷戊子制依旧以周隋为二王后壬辰封成

纪郡王千里为成王癸巳侍中敬晖封为平阳郡

王侍中桓彦范扶阳郡王赐姓韦氏中书令张柬之汉

阳郡王中书令袁恕已南阳郡王特进崔元𬀩博陵郡

王并加授特进罢知政事吏部尚书韦安石为兼

中书令兵部尚书魏元忠为兼侍中丙申皇后表请天

下士庶为出母三年服年二十二成丁五十九免役

癸卯降梁王武三思为德静郡王定王武

攸暨为乐寿郡王河内王武懿宗等十余人并降为国

公甲辰特进芮国公豆卢钦望为尚书左仆射辅

国大将军酒泉郡公唐休璟为尚书右仆射依旧

同中书门下三品丙午制以邹鲁之邑百户为

太师隆道公宣尼菜邑用供荐享又授裔孙褒圣侯崇

基朝散大夫仍许子孙传袭六月

丁巳河北十七州大水漂没人居癸亥尚书

左仆射豆卢钦望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可共平章检校

中书令韦安石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检校侍中魏

元忠兼检校兵部尚书杨再思兼户部尚书兼检校中

书令丁卯祔孝敬皇帝神主于太庙庙号义宗非礼也

戊辰洛水暴涨坏庐舍三千余家溺死者甚

众秋七月辛巳太子宾客韦巨源同中书门

下三品乙未以特进汉阳郡王张东之为襄州刺史仍

不知州事八月戊申以水灾令文武九品已上直言极

谏河南洛阳百姓被水兼损者给复一年甲子追

册故她赵氏为恭皇后孝敬妃裴氏为皇后乙亥上亲

祔太祖景皇帝献祖光皇帝世祖元皇帝高祖神尧皇

帝皇祖太宗文武皇帝皇考高宗天皇大帝皇兄义宗

孝敬皇帝神主于太庙皇后庙见丁丑御洛城南门观

斗象九月壬午亲祀明堂大赦天

下禁化胡经及婚娶之家父母亲亡停丧成礼天下大

酺三日戊戌太子宾客韦巨源为礼部尚书依旧

知政事冬十月癸亥幸龙

门香山寺乙丑幸新安改宏文馆为修文馆辛未魏元

忠为中书令杨再思为侍中十一月戊寅加皇帝尊号

曰应天皇后尊号曰顺天壬午皇帝皇后亲谒太庙告

授徽号之意大赦天下赐酺三曰己丑御洛城南门楼

观泼寒胡戏辛丑卫王重俊为左卫大将军遥领扬州

大都督温王重茂为右卫大将军遥领并州大都督壬

寅则天皇太后崩

二年春正月丙申护则天灵驾还京戊戌吏部尚书李

峤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于惟谦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闰月丙午朔置公主府官员乙卯以特进敬晖桓

彦范袁恕已等三人为滑洺豫剌史二月乙未刑部尚

书韦巨源同中书门下三品遣十使巡察

风俗丙申僧惠范道士史崇元等十余人授官封公以

赏造圣善寺功也三月甲辰中书令韦安石为户部尚

书罢知政事户部尚书苏瑰为侍中京留守乙巳

黄雾四塞唐休璟请致仕许之庚戌杀光禄卿驸马

都尉王同皎壬子洛阳城东七里许地色如水侧近树

木往来车马历历影见水中经月余乃灭是月大置员

外官自京诸司及诸州佐凡二千余人超授阉官七品

已上及员外者千余人壬戌赠后父韦元贞太师益州

都督夏四月甲戌又赠元贞为酆王元贞弟四人并赠

郡王己卯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

请致仕许之辛巳洛水暴涨坏天津桥

六月戊寅特进朗州刺史平阳郡王敬

晖贬崖州司马特进亳州刺史扶阳郡王桓彦范龙州

司马特进郢州刺史袁恕已窦州司马特进均州刺史

博陵郡王崔元𬀩白州司马特进襄州刺史汉阳郡王

张柬之新州司马并员外置长任旧官封爵并追夺秋

七月丙午立卫王重俊为皇太子丙寅中书令兼

检校兵部尚书齐国公魏元忠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

令仍知兵部事吏部尚书李峤为中书令刑部尚

书韦巨源为吏部尚书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

庚午礼部尚书祝钦明为中丞萧至忠所劾

前左散骑常侍李怀远为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

品东都留守

八月祝钦明贬青州

刺史壬寅幸白马寺九月戊午左散骑常侍李怀远

卒壬寅置户部侍郎一员冬十月己卯车驾

还京师戊戌至自东都十一月乙巳大赦天

下行从文武官赐勋一转攺河南为合宫洛阳为永昌

嵩阳为乾封阳城为告成戊午兼秘书监郑普思坐妖

逆配流儋州其党与皆伏诛十二月已卯突厥默啜寇

灵州鸣沙县灵武军大总管沙咤忠义逆击之官军败

绩死者三万辛巳突厥进寇原会等州掠陇右牧马万

余而去甲申募能斩默啜者封授诸大卫大将军丙戌

以突厥犯边京师亢旱令减膳彻乐河北水大饥

命侍中苏瑰存抚赈给丙申特进尚书左仆射兼安国

相王府长史芮国公豆卢钦望为开府仪同三司依旧

平章军国重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令知兵部事齐国

公魏元忠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仍兼知兵部事是

冬牛大疫

三年春正月庚子朔不受朝会丧未再期也庚戌

以默啜寇边制募猛士武艺超绝者各令自举内外群

官各进破灭突厥之策丙辰以旱亲录囚徒已已遣武

攸暨武三思往乾陵祈雨於则天皇后既而雨降上大

感悦二月辛未制武氏崇恩庙依旧享祭仍置五

品令七品丞其昊陵顺陵置令丞如庙壬午赠太

师酆王庙号褒德陵号荣先置六品令八品丞庚寅改

中兴寺观为龙兴内外不得言中兴辛卯幸安乐公主

宅三月庚子吐蕃赞普遣大臣悉董热献方物是春自

京师至山东疾疫民死者众河北河南大旱夏四月辛

巳以嗣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庚寅

幸荐福寺曲赦雍州五月戊戌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

潞州长史张仁亶为朔州道大总管以备突厥丙午字

厥默啜杀我行人臧思言六月丁卯朔日有

食之戊子姚𠎐道讨击使侍御史唐九征击

姚州叛蛮破之俘虏三千计遂于其处勒石纪功焉是

夏山东河北二十余州旱饥馑疾疫死者数千计遣使

赈恤之秋七月庚子皇太子重俊与羽林将军李

多祚等率羽林千骑兵三百余人诛武三思武崇训遂

引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八帝惶遽登元武楼重俊引兵

至下上自临轩谕之众遂散去杀李多祚重俊出奔至

鄠县为部下所杀癸卯大赦天下八月丙子

改元武门为神武门楼为制胜楼丙戌左仆射兼中书

令魏元忠请致仕授特进九月丁酉兵部尚书郢国公

宗楚客左卫将军兼太府卿纪处讷艰并同中书

门下三品吏部侍郎兼左御史台中丞萧至忠为黄门

侍郎兼左御史中丞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东海

郡公于惟谦为国子祭酒罢知政事庚子上皇帝尊号

曰应天神龙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大赦天

下改元为景龙两京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

已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甲辰特进魏元忠左授务

川尉言与重俊通谋也庚戌侍中兼左御史台大

夫杨再思为中书令吏部尚书韦巨源太府卿纪处讷

并为侍中侍中苏瑰为吏部尚书壬戌

改左右羽林卫千骑为万骑仍分为左右冬十月

壬午彗见于西月余而灭皇后上神武颂令

两京及四大都督府皆刻之于石十二月乙丑朔日有

食之丁丑京师雨土

二年春正月丙申沧州雨雹大如鸡卵二月辛未幸左

金吾大将军陈国公陆颂宅皇后自言衣箱中裙上有

五色云起令画工图之以示百僚乃大赦天下癸未夜

天保星坠西南有声如雷野雉皆雊乙酉帝以后

服有庆云之瑞大赦天下内外五品已上母妻各加邑

号一等无妻者听授女天下妇人八十已上版授乡县

郡等君三月丙子朔方道大总管张仁亶筑受降城于

河上夏四月庚午左散骑常侍乐寿郡王驸马都尉武

攸暨让郡王攺封楚国公癸未修文馆增置大学士八

员直学士十二员已丑幸长乐公主庄即日还宫六月

丁亥改太史局为太史监罢隶秘书省秋七月辛卯台

州地震癸巳左屯卫大将军摄右御史台大夫朔方道

行营大总管韩国公张仁亶同中书门下三品有赤气

竟天其光烛地经三日乃止九月甲戌黄雾

昏浊冬十一月庚申突厥首领娑葛叛自立为可汗遣

弟𮟛弩率众犯塞已卯以安乐公主

出降假皇后仗出于禁中以盛其仪帝及后御安福楼

以观之礼毕大赦天下赐酺三日癸未安西都护牛师

奖与娑葛战于火烧城师奖败绩没于阵是冬西京吏

部置两侍郎铨试东都又置两铨恣行嘱请又有斜封

授官预用秋阙

三年春正月丁卯黄雾四塞癸酉幸荐福寺乙亥宴侍

臣及近亲于梨园亭二月己丑幸元武门与近臣观宫

女大酺既而左右分曹共争胜负上又遣宫女为市肆

鬻卖众物令宰臣及公卿为商贾与之交易因为忿争

言辞猥亵上与后观之以为笑乐壬寅侍中舒国公韦

巨源为尚书左仆射中书令杨再思为尚书右仆射并

同中书门下三品三月戊午兵部尚书郢

国公宗楚客为中书令中书侍郎酂国公萧至忠为

侍中太府卿韦嗣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三品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崔湜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兵部侍郎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庚申日赤紫色无光戊寅礼部尚书兼扬州大都督鲁

国公韦温为太子少保兼扬州大都督同中书门下三

品太常少卿兼检校吏部侍郎郑愔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夏五月丙戌崔湜郑愔坐赃湜贬襄州刺史愔贬江

州司马六月癸巳太白昼见于东井庚子以经籍多缺

使天下搜括壬寅以旱避正殿减膳亲录囚徒癸卯尚

书右仆射杨再思薨秋七月乙卯朔镇军大将军右骁

卫将军兼知太史事迦业至忠配流柳州丙辰娑葛遣

使来降辛酉幸梨园亭宴侍臣学士皇后表请诸妇人

不因夫子而加邑号者许同见任职事官听子孙用荫

从之壬戌安福门外设无遮斋三品已上行香癸亥御

承庆殿录囚徒壬午遣使册骁卫大将军兼卫

尉卿金河王突骑施守忠为归化可汗八月乙酉特进

行中书令赵国公李峤为特进中书门下三

品侍中酂国公萧至忠为中书令特进郧国公韦安石

为侍中庚寅诸州各置司田参军一员吐蕃赞普遣使

勃禄星奉进国信赞普祖娑进物及上中宫安国相王

太平公主有差壬辰遣十使巡察天下有星孛于紫宫

令特进佩鱼散职佩鱼自此始也乙未亲送朔方军总

管韩国公张仁亶于通化门外上制序赋诗乙巳幸安

乐公主山亭宴侍臣学士赐缯帛有差九月壬戌幸九

曲亭子宴侍臣学士戊辰吏部尚书怀县公苏瑰为尚

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冬十月庚

寅幸安乐公主金城新宅宴侍臣学士十一月乙丑亲

祀南郊皇后登坛亚献左仆射舒国公韦巨源为终献

大赦天下见系囚徒及十恶咸赦除之杂犯流人并放

还京文武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京官

及应袭岳牧入三品五品减考高年版授大酺三日壬

申幸见子陵甲戌开府仪同三司芮国公豆卢钦望薨

吐蕃赞普遣其大臣尚赞吐来逆女十二月壬辰前尚

书右仆射宋国公唐休璟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

品甲午上幸新丰之温汤庚子幸兵部尚书韦嗣立庄

封嗣立为逍遥公上亲制序赋诗便游白鹿观甲辰曲

赐新丰县百姓给复一年行从官赐勋一转是月幸骊

山乙巳至自温汤己酉令诸司长官向醴泉坊看泼胡

王乞寒戏

四年春正月乙卯于化度寺门设无遮大斋丙寅上元

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

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丁卯夜又微行

看灯丁丑命左骁卫大将军河源军使杨

矩为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使己卯幸始平送金城公主

归吐蕃二月壬午曲赦咸阳始平改始平为金城县便

幸长安令王光辅马嵬北原庄癸未至自金城庚戌令

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已上文武三品已上并诸学士

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毬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

主亲往观之三月甲寅幸临渭亭修禊饮赐群官柳棬

以辟恶丙辰游宴桃花园庚申京师雨木冰井水溢壬

戌赐宰臣已下内宴甲子夏四月丁亥

上游樱桃园引中书门下五品已上诸司长官学士等

入芳林园尝樱桃便令马上口摘置酒为乐已未幸隆

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乐因幸礼部尚书窦希

玠宅五月辛酉秘书监嗣虢王邕改封汴王乙丑皇后

请加嗣王三品丁卯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言皇

后干预国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同危宗社帝

怒召钦融廷见扑杀之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

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由是与后合谋进鸩六月

壬午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年五十秘不发丧皇后亲总

庶政癸未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并同

中书门下三品依旧东都留守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

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命

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赵承恩右监门大将军薛简率兵

五百人往均州备谯王重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甲

申发丧于太极殿宣遗制皇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

为唐隆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长流任放

归田里负犯痕瘕咸从洗涤内外官三品已上赐爵一

级四品已下加一阶以安国相王旦为太子太师

进封雍王守礼为邠王寿春郡王成器为宋王宗正卿

晋封新兴王丁亥皇太子即帝位于柩前时年十六皇

太后韦氏临朝称制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

之内外兵马诸亲掌仍令韦温总知时

召诸府折冲兵五万人分屯京城列为左右营诸韦子

侄分统之壬辰遣使诸道巡抚纪处讷关内

道张嘉福河北道岑羲河南道庚子夜临淄王隆基举

兵诛诸韦武皆枭首于安福门外韦太后为乱兵所杀

九月丁卯百官上谥曰孝和皇帝庙号中宗十一月已

酉葬于定陵天宝十三载二月改谥曰大和大圣大昭

孝皇帝

史臣曰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志昏

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孝和皇

帝越自负扆迁于房陵崎岖瘴疠之乡契阔幽囚之地

所以张汉阳徘徊于克复狄梁公哽咽以奏论遂得生

还庸非已力洎涤除金虎再握璇衡不能罪已以谢万

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纵艳妻之溺党则娶榴争衡信

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桓敬由之覆族节愍所以兴

戈竟以元首之尊不免齐眉之祸比汉晋之惠盈辈为

尤苟非继以命世之才则土德去也

睿宗

睿宗元贞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中宗母

弟龙朔二年六月已未生于长安其年封殷王遥领冀

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及长谦恭孝

友好学工草隶尢爱文字训诂之书乾封元年徙封豫

王总章二年徙封冀王上初名旭轮至是去旭字上元

二年徙封相王拜右卫大将军仪凤三年迁洛州牧改

名旦徙封豫王嗣圣元年则天临朝废中宗为庐陵王

立豫王为皇帝仍临朝称制及革命改国号为周降帝

为皇嗣令依旧名轮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皇太子圣

历元年中宗自房陵还帝数称疾不朝请让位于中宗

则天遂立中宗为皇太子封帝为相王又改名旦授太

子右卫率长安中拜司徒右羽林卫大将军自则天初

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每恭俭退让竟免

于祸神龙元年以诛张易之昆弟功进号安国相王迁

太尉加实封其年立为皇太弟固辞不受景龙四年夏

六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引用其党分握政柄忌帝望

实素高潜谋危害庚子夜临淄王隆基与太平公主子

薛崇简前朝邑尉刘幽求长上果毅麻嗣宗苑总监钟

绍京等率兵入北军诛韦温纪处讷宗楚

客武延秀马秦客叶静能赵履温

杨均等诸韦武党与皆诛之辛丑帝挟少帝御安

福门楼慰谕百姓大赦天下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免者

咸赦除之内外文武官三品巳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

加一阶皇亲三等已上加两阶四等已下及诸亲赐勋

三转天下百姓免今年田租之半进封临淄王为平王

以薛崇简为立节郡王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刘幽求为

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加实封其余封赏有差遣使分

行诸道宣谕仍令往均州慰劳谯王壬寅左千牛中郎

将宋王成器为左卫大将军司农少卿同正员衡阳王

成义为右卫大将军太府少卿同正员巴陵王隆范为

左羽林卫大将军太仆少卿同正员彭城王隆业为右

羽林卫大将军黄门侍郎李日知同中书门

下三品癸卯殿中兼知内外闲厩检校龙武右军

仍押左右厢万骑平王隆基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

郎颍川郡公钟绍京为中书令中书令

酂国公萧至忠为许州剌史兵部尚书逍遥公韦

嗣立为宋州刺史中书侍郎赵彦昭为绛州刺史

萧韦赵特置位诛吏部尚书张嘉福于怀州

其日王公百僚上表咸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以帝众

望所归请即尊位甲辰少帝诏曰自古帝王必有符命

兄弟相及存诸典礼朕以孤藐遭家艰难顾兹蒙识未

洽治途茫茫四海将何所属累圣丕基若坠于地王室

多难义择长君思与群公推崇明圣叔父相王高宗之

子昔以天下让于先帝孝友宽简彰信兆人神龙之初

已有明旨将立太弟以为副君为王恳辞未行册命所

以东宫虚位至于历年彻缀之辰祸变仓卒然后称制

许立冲人钦奉前怀愿遵理命上申天圣之旨下遂苍

生之心俯稽图纬之文仰跂祖宗之烈择今日请叔父

相王即皇帝位朕退守本藩归于旧邸凡百卿士敬承

朕言克赞我天人之休期光我有唐之勋业布告遐迩

睿宗

咸使闻知相王上表让曰臣以宗社事重家国情深诛

锄巨逆奉戴嗣主今承制旨猥推宸极在臣虚薄不敢

祗膺循环震惊无任感哽制答曰皇极大宝天下至公

王者临之盖非获已王先圣旧意苍生推仰龙光紫宸

贵允系望请遵前旨勿或推让于是少帝逊于别宫是

日即皇帝位御承天门楼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免者并

原之内外官四品已上加一阶相王府官吏加两阶流

人长流长任未还者并放还立功人王承晔已下千余

人赐爵秩有差封少帝为王其日景云见乙巳中书令

钟绍京为户部尚书越国公实封五百户中书舍人刘

幽求为尚书左丞徐国公实封五百户并依前知政事

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为大子太师

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加实封二百户宫人比来取百姓

子女入宫者放还其家丙午新除太常少卿薛稷为黄

门侍郎参知机务丁未许州刺史梁县侯姚元之

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韦嗣立为中

书令追削武三思武崇训官爵戊申萧至忠韦嗣立赵

彦昭崔湜并停刺史

衡阳王成义封申王巴陵王隆范封岐王彭

城王隆业封薛王已酉镇国太平公主加实

封五千户通前一万户秋七月癸丑兵部侍郎兼

知雍州长史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丙辰则天大圣皇后依旧号为天后追谥雍

王贤为章怀太子庶人重俊曰节愍太子复敬晖桓彦

范崔元𬀩张东之袁恕已成王千里李多祚等官爵丁

巳河南洛阳华州并依旧名以洛州长史宋璟为检校

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岑羲为右散骑

常侍壬戌以萧至忠为晋州刺史韦嗣立为许州刺史

赵彦昭为永州刺史兵部尚书姚元之兼太子

右庶子吏部尚书宋璟兼太子左庶子癸亥

吏部侍郎崔湜为尚书右丞罢知政事甲子右仆射

许国公苏瑰兵部尚书姚元之吏部尚书宋璟右散骑

常侍判刑部尚书岑羲并充使册定陵丙寅姚元之兼

中书令丁卯苏瑰为尚书左仆射仍旧同中书门下三

品宋国公唐休璟致仕右武卫大将军摄右御

史大夫同中书门下三品韩国公张仁亶为右卫大

将军戊辰崔日用为雍州长史薛稷为右垢散骑

常侍并停知机务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赵国公李峤

为怀州刺史废司田参军已巳册平王为皇太

子大赦天下改元为景云内外官九品已上

及子为父后者各加勋一转自神龙以来直谏枉遭非

命者咸令式墓天下州县名目天授以来改为武字者

并令复旧废武氏崇恩庙其昊陵顺陵并去陵名

景云元年七月己巳制自今授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

六尚书已上官听让其余停让臆追废皇后韦氏为庶

人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丁丑改太史监为大史局隶

秘书省八月癸巳新除集州刺史谯王重福潜入

东都构逆州县讨平之先是中宗时官爵

沦滥因依妃主墨敕而授官者谓之斜封至是并令罢

免癸卯改门下坊为左春坊典春坊为右春

坊左右羽林卫依旧为左右羽林军九月庚戌封皇太

子男嗣真为许昌郡王嗣谦为真定郡王

冬十月甲申诏孝敬皇帝神主

先祔太庙有违古义于东都别立义宗庙

丁未姚元之为中书令兼检校兵部尚书

十一月已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辛亥太子太师

宋王成器为尚书左仆射苏坏为太子少傅侍中郧国

公韦安石为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并罢知政事

戊辰宋王成器为司徒兼领扬州大都督庚

午太子少傅苏瑰薨是岁韦庶人悖逆庶人并以礼改

葬武三思父子剖棺戮尸

二年春正月丁未朔以山陵日近不受朝贺癸丑改泉

州为闽州都督改荣州为泉州突厥默啜遣使请和亲

许之已未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并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甲子改封温王重茂为襄王迁于集州乙丑

追尊皇后刘氏为肃明皇后墓曰惠陵德妃窦氏为昭

成皇后墓曰靖陵二月丁丑令皇太子监国甲申姚元

之左授申州刺史宋璟左授楚州刺史韦安石为侍中

丙戌刘幽求为户部尚书罢知政事戊子诏

中宗时斜封官并许依旧庚寅复置太子左右谕德太

子左右赞善各置两员戊戌郭元振为兵部尚书

仍依旧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亥改修文馆为昭文馆

黄门侍郎李日知为左台御史大夫依旧同中书门下

三品夏四月庚辰张说为兵部侍郎依旧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癸未分瀛州置郑州诏以释典元宗埋均迹异

拯人化俗教别功齐自今每缘法事集会僧尼道士女

冠等宜齐行追集甲申韦安石为中书令宋王成器为

太子宾客仍依旧遥领扬州大都督丙申李曰知

为守侍中壬寅大赦天下重福徒党放雪京官四品已

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三品已上各赐爵一级天下

滥度僧尼道士女冠并依旧又令内外官依上元元年

九品已上文武官咸带手巾算袋武官咸带七事䩞𧃹

并足其腰带一品至五品并用金六品七品并用银八

品九品并用𨱎石鱼袋著紫者金装著绯者银装景龙

三年已前逋悬并放免天下大酺五日五月

庚戊复武氏昊陵顺陵仍量置官属太平公主为武攸

暨请也庚申韦安石加开府仪同三司辛酉改西

城公主为金仙公主昌隆公主为玉真公主

仍置金仙玉真两观壬戌殿中监窦怀贞为

左台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月壬午依汉代

故事分置二十四都督府闰月初置十道按察使秋七

月新置都督府并停唯雍洛州长史扬益荆并四大都

督府长史阶为三品八月乙卯诏以兴圣寺是高祖旧

宅有柿树天授中枯死至是重生大赦天下其谋杀劫

杀造伪头首并免死配流岭南官典受赃者特从放免

天下大酺三日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太学己巳韦

安石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礼

部尚书窦希玠为太子少傅庚午改左右屯卫为左右

威卫左右宗卫率府为左右司御府浑仪监为太史监

九月丁卯窦

怀贞为守侍中冬十月甲辰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

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崔湜

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陆象先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韦安石为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飕𡳹

进侍中李日知为户部尚书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吏部

尚书侍中兼检校左台御史大夫窦怀贞为左台御史

大夫兵部侍郎兼左庶子张说为尚书左丞罢知政事

十一月戊寅改太史监为太史局依旧隶秘书省改王

师为傅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亲谒太庙癸酉上始释惨服

御正殿受朝贺甲戌并汾绛三州地震坏人庐舍辛巳

南郊戊子躬耕籍田已丑大赦天卞改元为太极内外

官四品已下加一阶三品已上加爵一级孔宣父祠庙

本州取侧近三十户以供洒扫天下大酺五日特赐老

人九十已上绯衫牙笏八十已上绿衫木笏

乙未户部尚书岑羲左台御史大

夫窦怀贞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二月丁酉秘书增少监

一员光禄大理鸿胪太府卫尉宗正各增置少卿士员

少府监将作监增置少监六员国子监增置司业六员

左右台各增置中丞一员雍洛二州并益荆扬四大都

督府各增置司马一员仍分为左右司马丁巳皇太子

释奠于国学追赠颜回为太子太师曾参为太子少保

每年春秋释奠以四科弟子曾参从祀列于七十国贤

之上辛酉废右御史台官员己巳颁新格式于天下

夏四月辛丑制曰眹闻措刑由于用刑去杀存乎必

杀明罚峻典自古而然立制齐人于是乎在自我朝建

国仅将百年天下和平其来已久往承隋季守法颇专

比袭时安持纲曰缓况眹薄德甚莫逮先惟人难理远

不如昔粤从守位三载于兹庶务烦劳不损晷影尝谓

自我作则感而成化痛乎迷俗忘返不威罔惩将至纯

风先归重典比者赃贿不息渝滥公行放心未宁禁犯

无惧此焉暂革期于承平遂割小慈以崇大体自今已

后造伪头首者斩仍没一房资财同用荫者并停夺非

颁首者绞其承前造伪人限十日内首使尽官典主司

枉法受赃一匹已上先决杖一百其缘赃及恶状被解

及与替者非选时不得辄入京城纵家贯在京不得辄

至朝堂妄有披诉如有此色并决杖仍加贬斥其先在

京城者限三日内勒还上下官僚辄缘私情相嘱者其

受嘱人宜封状奏闻成器已下朕自决罚其余王公已

下并解见任官三五年间不须齿录其进状人别加褒

赏御史宜令分察诸司五月戊寅亲祀北郊辛巳大赦

天下改元为延和桓彦范敬晖崔元𬀩张柬之袁恕已

等特还其子孙实封二百户天下大酺五日六月癸丑

户部尚书岑羲为侍中乙卯追尊则天皇后曰天后圣

帝庚申幽州都督孙俭率左骁卫将军李楷

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等将兵三万与奚首领李大酺

战于硎山为贼所败俭没于阵

壬戌魏知古为户部尚书仍依旧同中书门

下三品秋七月庚午窦怀贞为尚书右仆射平章军国

重事己卯上观

乐于安福门以烛继昼经日乃止八

月庚子帝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

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咱

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皇帝每日受朝于武德殿自称

曰予三品已下除授及重罪并令决之其处分事称制

敕甲辰大赦天下改元为先天戊申皇

帝子许昌王嗣真改封郯王真定王嗣谦为郢王己酉

以宋王成器为司徒依旧遥领扬州大都督庚戌窦怀

贞为乂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御史大夫

刘幽求为尚书左仆射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魏

知古为表侍中崔湜为中书令并监修国史丁巳

立皇帝妃王氏为皇后癸亥刘幽求配流封

州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甲申封皇帝子嗣升为

陜王冬十月庚子皇帝亲谒太庙礼毕御延喜门大赦

天下壬寅祔昭成皇后肃明皇后神主于仪坤庙癸卯

皇帝幸新丰之温汤校猎于渭川

二月丁

未诰禁人屠杀犬鸡戊午改箕州为仪州

二年春正月敕河北诸州团结兵马皆令本州刺史押

掌乙亥吏部尚书兼太子右谕德酂国公萧至忠为中

书令上兀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

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二月丙申改隆州为阆州始州

为剑州分冀州置深州初有僧婆陀请夜开门然灯百

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门观灯纵乐凡三日夜左

拾遗严挺之上疏谏之乃止三月辛卯皇后祀先蚕癸

巳制敕表状书奏笺牒年月等数作一十三十四十字

夏六月丙辰兵部尚书朔方道行军大总

管郭元振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秋七月甲子太平公主

与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左羽林大将

军常元楷等谋逆事觉皇帝率兵诛之穷其党与太子

少保薛稷左散骑常侍贾膺福右羽林将军李慈李钦

中书舍人李猷中书令崔湜尚书左丞卢藏用太史令

傅孝忠僧惠范等皆诛之兵部尚书郭元振从上御承

天门楼大赦天下自大辟罪已下无轻重咸赦除之翼

曰太上皇诰曰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后军国刑政二事

已上并取皇帝处分开元四年夏六月甲子太上皇帝

崩于百福殿时年五十五秋七月己亥上尊谥曰大圣

贞皇帝庙曰睿宗冬十月庚午葬于桥陵天宝十三载

二月改谥曰元贞大圣大兴孝皇帝

史臣曰法不一则奸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上既启其

泉源下胡息于奔竞观夫天后之时云委于二张之第

孝和之世波注于三王之门献奇则除设盈庭纳贿则

斜封满路咸以进趋相轧奸利是图如火投泉安得无

败洎景云继统污俗廓清然犹投杼于乘舆之间抵掌

于太平之日以至书频告变上不自安宫臣致御魅之

科天子衔巡边之诏彼既弯弓而射我我则号泣以行

刑此虽镇国之尢亦是临轩之失夫君人孝爱锡之以

典刑纳之于轨物俾上无僭逼下绝觊觎自然治道惟

新乱阶不作孝和既巳失之元贞亦未为得

赞曰孝和元贞皆肖先人率情背礼取乐于身夷途不

履覆辙攸遵扶持圣嗣赖有贤臣

唐书卷第七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三分钟了解IP地址的概念以及IPV4和IPV6的区别!
bat365官网登录下载

三分钟了解IP地址的概念以及IPV4和IPV6的区别!

📅 06-30 👁️ 6714
苹果7最大内存是多少g,苹果七运行内存几个g
bat365官网登录下载

苹果7最大内存是多少g,苹果七运行内存几个g

📅 06-29 👁️ 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