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近的势头很猛,博瑞,博越的推出,从颜值上、配置以及内饰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提升,吉利目前已经是国产汽车龙头,为什么?创新。奇瑞土渣内饰寒酸配置不提,长城AT做不好,比亚迪丰田前2代底盘,长安粗犷依然,广汽一套底盘和动力吃到底,上汽一汽这些发动机不给力,动力匹配调教不好,配置也一般,白瞎了上代合资车的底盘。博瑞的推出,起码让人看出了吉利要做精品汽车的态度。
说到底盘,悬挂是根本,调教其次。很多人想必是冲着博瑞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来的,诚然,在这个B级车满世界都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年代,连本田和马自达这种技术狂偏执狂在B级车都不得不放弃前双叉臂的年代,博瑞却依然使用了前双叉臂,而且采用铝制下摆臂,这个可以说是业界良心。顺带说一下,前双叉臂一般是应用在C级车及以上,比如皇冠、A4、A6、XTS、雷克萨斯IS、GS、5系等等,Q7、X5、卡宴这些高档SUV就更不必说了。成本和空间来说,前双叉臂必然比麦弗逊花销更大,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双叉臂可以看做是麦弗逊多了一个上叉臂,叉臂可以化解垂直以及水平还有前后的冲力,也就是说麦弗逊只是一个下摆臂来化解水平以及垂直还有前后的冲击,这个当然不够,还需要用减震筒来化解,双叉臂是两个臂来化解,减震筒承担的冲力小,舒适性必然是双叉臂更好。转弯的时候,麦弗逊的减震筒是跟随转动的,双叉臂由于有上叉臂拉着车轮,减震筒只做上下垂直运动,不需要承担转弯压力。所以在转弯的稳定性和侧倾抑制来说,双叉臂也是比麦弗逊好。受限制于成本以及定位,B级车一般是不采用前双叉臂悬挂的,但是有两个奇葩,就是本田和马自达(广汽传祺的罗密欧166底盘也算,后续再说),本田7-8代雅阁,马自达6和睿翼,尤其是雅阁7代和马自达6的年代,那时汽车界还是以技术为荣,对操控尤为自信的马自达6采用了真正的前双叉臂悬挂,为什么说是真正的双叉臂呢,因为马自达6的前下摆臂是拆分为2条独立的摆臂,而不是一体式摆臂。分开独立的摆臂从操控性上来说肯定是比一体式的下摆臂要好,马6的弯道王可不是吹的,操控个人估计也不比宝马3系差,睿翼和阿特兹也比不上。宝马3系还是用的操控版麦佛逊(宝马官方说是双球节悬挂),当然宝马3的还有后驱的加持,操控更好点。有图为证
(宝马X3和3系的底盘相同)
好了,前面说了这么多,机灵的反应快的网友可能猜出点东西了,博瑞的前悬挂是不是和马自达有关。我本来还想说一下上代雅阁的前悬挂来迷惑下的,不占用大家时间了,是,博瑞的前悬挂就是和马自达有关,说得再难听一点,基本就是照抄。关于照抄这个话题,大家先不要骂,首先国产车抄日系车底盘不是一天两天了(撇开民族感情,向日系车致敬,没有日系车的价格拉低,现在德系车不得卖天价,小日本对技术和成本的执着要肯定),也不是一家两家在抄,这个没什么奇怪。其次,博瑞的这个抄可不是全抄,你只看了前悬挂,后悬挂呢?(卖个关子,后悬挂更精彩),博瑞即便是抄,也是抄性能好舒适性好的,这个比其他厂家好。下面上博瑞前悬挂图(可能借用坛子里兄弟的图,多谢你们提供图)和真身图,看看它到底抄了哪一款车的前悬挂。
博瑞前悬挂图:
可以看到博瑞的前悬下摆臂采用铝合金材质,减震筒支架固定在下摆臂中部,这样减震筒就只做上下运动不会随车轮转动了,还有个关键的地方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
博瑞的前悬下摆臂和羊角的连接有3个点连接,那么前面已经说了抄马自达,看了马6前悬图片的同学看得出来这个下摆臂是一体的,阿特兹不用前双叉臂悬挂,答案出来了,睿翼!!
下面是睿翼的前悬挂图
大家注意对比睿翼前悬和羊角连接处的三点连接以及减震筒支撑座的连接是在前下摆臂中间。博瑞因为要使用铝合金下摆臂,就不能像睿翼一样采用挖空的钢制下摆臂了,这个也可以算个创新吧(好吧我承认不是全抄),大家仔细看的话还可以发现转向拉杆的位置、样式和睿翼的一模一样(就是睿翼悬挂羊角两个字旁边那条拉杆),都没改。
看了那么久,终于找出博瑞前悬的真身了(后悬呢?后悬呢?不是和睿翼一样吗?后面会说),即便不好听,我们还是要承认,博瑞是很大程度地借鉴了睿翼的前悬。这说明了我们国产品牌还是处于模仿和学习的阶段,当然,博瑞即便要模仿也要在成本和定位可控制下模仿最好的那种,这个值得表扬。另一方面,我们也佩服日系车,当年能够打破定位和成本障碍把好的悬挂放在B级车(当然,规格有了,用料要节约成本,比起BBA的C级车前悬全铝,日系车还是用全钢),这个是国产品牌要学习的。
接下来到大家都关注的后悬挂揭秘了,其实我要揭秘这部车的底盘悬挂很大程度是从后悬挂研究起的,为什么说呢,因为我看到论坛里有不少兄弟反应博瑞后排颠,弹跳大,舒适性不好。各种猜测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说胎压的,有说弹簧的,也有说减震筒的,调教的都有,当然也不能说没关系,但是悬架才是根本。我先上一张博瑞后悬图
这一看,确实是多连杆后悬,会不会继续照抄睿翼呢?再看看睿翼的后悬。
这一看,不对啊,最大的不同就是,睿翼后悬根本没采用管状的拉杆,而博瑞后悬采用了2根管状拉杆。还有一个小区别就是,博瑞的上拉杆采用了铝合金的材质长度还比较长。
难道博瑞自主研制的后悬挂?这样的话可是重大技术突破啊,起码来说从底盘设计到调教自己都有数据有底了。我还在幻想国产汽车腾飞之时,又想到,没有理由模仿了前悬挂不模仿后悬挂啊。还是不死心,看到棍状连杆,常见的B级车采用这种棍状连杆的,只有日系车,应该是成本方面的考虑吧,你看雅阁、凯美瑞、都用过,嗯?会不会是这两个其中一个?于是乎我又找了一遍这些车的后悬挂,雅阁的全是棍子,没下摆臂带弹簧,凯美瑞双筷子,也没有下摆臂带弹簧,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对了日系还有一个兄弟,日产,看看新天籁的底盘。
看着也不像啊,后悬没棍子啊,嗯?之家评测的新老天籁底盘,新天籁后悬的下一张图是?老天籁!!
哎呀,这和博瑞的也太像了吧!有下摆臂有棍子,可不就是一样的嘛!终于找到后悬挂真身了!
可以看到两者结构非常相似,都是纵臂和横拉杆是棍子,下摆臂粗壮,上拉杆铝合金
下面上一张老楼兰的底盘(和老天籁一样,注意看上拉杆的位置和材质)
下面这一张更清楚了
对比博瑞的区别的话,老天籁的棍子下拉杆在纵臂的下面,而博瑞的在上面。
可以看出,博瑞几乎照搬了老天籁的后悬挂,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首先,吉利是真心想拿出一款有品质的B级车,但是众所周知吉利研发是短板,既要拿出品质又要节约成本,怎么办?模仿日系车,日系车成本的节约和技术的执着没的说(我是指上一代的日系车)。从博瑞底盘模仿的对象可以看出吉利研发这个底盘有好几年了,用的都是上一代的技术,既要性能又要舒适还要成本,所以就干脆前悬照搬睿翼(马6的前悬成本比睿翼还高),以求操控性,同时中国人最注重的后排,B级里面没有什么比天籁还舒适的了,后悬就照搬天籁,以求极度舒适,想法是好的,可是造车是一个整体,不是说每个部分照抄一种车,凑起来就好用的。个人认为吉利后悬挂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重视车重,本来拿天籁的后悬打舒适是没问题,但是天籁整备质量才1480KG,博瑞1760KG,后悬结构不变,只能改变弹簧和减震筒。人家日产可是从开发到调教都是整体设计的,吉利就没考虑过整体设计,而是局部想走捷径,调教当然也请不到日产的工程师,重了那么多,自己调别人的底盘,是调不好的,所以才有了兄弟们反应的后排不舒服,颠,跳的现象。再多说一点吧,三菱翼神,很多人都不记得了吧,本来原版EVO是以赛道设计的,极度强调运动型,国产了想主打家用,结果后悬调得该软不软该硬不硬,很不舒服,这个就是没有整体设计和调教的思路,生搬硬套。吉利做出了创新,但是还不够,希望下去能够解决调教问题,就算博瑞是个创新的小白鼠,也要把问题解决,为以后做积累。
说了那么多,大家也清楚了博瑞底盘的身世,所以其他的底盘技术参照日系车的就行了,不用参考德系、美系车了。我们都希望国产品牌能够真正的自主正向设计,但是技术壁垒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其他厂商全部照抄我就不说了,吉利现在开头不错,现在博瑞外观、内饰、配置已经不输合资车了,希望继续走技术研发的路子,不要下去几年还是照抄,同时,本人对车辆底盘也是略有研究,浅尝辄止,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